中宇简报数字报纸

2017年4月6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00

中宇简报公司要闻 困难面前,挺住! “睡商”也有高低 影响职场命运?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中宇简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困难面前,挺住!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去年年底开始,二号井和木瓜界压滤车间因为人员问题,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二号井压滤人员流失,木瓜界压滤人员短缺,经理王庆文说起过去两三个月的事,感慨万千:“我简直就是光杆司令!”不过,他最终还是挺住了,在他的带领下,管理人员亲上阵,老人带新人,共同渡难关。

去年,二号井计划停产,压滤车间的工人由三班倒变成了两班倒,人员极速流失,总人数由24人减少到8人,一个班的人数由原来的8个人,减少到现在的4个人。但实际情况却是:原计划停产的二号井不停了,到过年期间,生产量比之前还要多。二号井压滤车间在人员流失严重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往上顶,维持正常运行生产。遇到检修等,二号井压滤车间只能从别的车间抽调一两个人帮忙。

在此情况下,甲方通知木瓜界旧厂12月13日开始调试,准备1月1日生产。兼着木瓜界压滤车间经理的王庆文,只能把二号井剩下的八个老工人分出4个去木瓜界压滤车间进行调试,人员缺乏,所有管理人员亲自上阵当工人。木瓜界厂分为旧厂和新厂,新厂是旧厂的3倍。正月初七,甲方又通知木瓜界新厂调试生产。实在没办法,一号井压滤车间最后也变成了两班倒,抽调出一个班的人去木瓜界调试,才勉强调试起来。

从去年底到今年2月份,二号井和木瓜界压滤车间经历了人员极度短缺的困境,管理人员和工人一起,每天早早开工,晚上有时候干到半夜。其中有一次让王经理印象深刻:那是朔州下最大一场雪的前一天,是最冷的时候,甲方要求第二天试车,王经理带领工人准备连夜调试。由于木瓜界新厂不供暖,干到晚上一两点钟时候,工人们已经冷得不行了,最后看见滴的水都直接成了冰。

因为天气太冷,设备的调试也十分困难。王经理介绍,新厂的煤泥搅拌筒,整个就是一个大冰块在里面,用蒸汽烤,用水冲,工人们想尽了办法为设备消冻,经过一个多星期,终于把搅拌筒底部泵周围的冰块消融,从而不影响生产。天气原因,若要全部消融搅拌筒冰块,估计要等到五一以后。

“那段时间吧,反正是挺困难的,主要是没人。正好赶上车间调试,是最忙最累的时候,招的新人可能一下适应不了,留不住。现在木瓜界两班倒,新厂旧厂加起来,一个班只有10个人,而且基本都是新人,组织很难。”

由于人员短缺,一个月本来有5天休假,但二号井亚压滤车间的人员全部不休息,过年期间,也是最忙最累的时候,二号井压滤的人员全线上岗,除夕也不例外。三班变成两班,工资待遇没有变化,走的人很多,留下来的,都做出了自己的牺牲和奉献。

雒余原是二号井班组长,三班变两班决定了有一个班组长不能带班,待遇也就随之下降。雒余被安排“下岗”,挣得不如以前多了,但他却没有任何怨言,因此,梁总还特批每个月给他加500元钱。两个月后,木瓜界压滤开始调试生产,有一个班组长走了,他才顶上去。到2月份,面对工人好几个月没有休班的情况,厂房通知停产几天,让工人休假。第一天,雒余在车间保养设备,第二天王经理让他赶紧回家休息,他回去后厂房又通知生产,雒余又连夜上了车间,只休了半天。

符宝山是担水沟焊工,担水沟停产后,他负责下夜巡查。二号井压滤人员短缺,他便一直在二号井压滤顶岗。符宝山有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孩子老是哭闹发烧,但却找不出原因,最后在太原检查才发现孩子是脑病。符宝山没有因为孩子耽误过工作,在最忙的时候,也只请过一天假,说是家里孩子不太好,要去看看。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但符宝山却选择了坚守岗位。正是有了这些坚持,二号井和木瓜界压滤车间才从困境中走了过来。目前,人员短缺仍然是二号井和木瓜界压滤车间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有解决困难的决心和行动,一切迎刃而解!

本报编辑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宇简报报社
备案号: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