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战斗,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东线部分。
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间,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6.5万多国部队,被宋时轮上将指挥的大约10万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包围。一场历时17天的残酷战斗在严寒气候条件下随即展开。
由于冻伤和补给不足及武器装备严重劣于美军而未能全歼美军,歼灭战变成了击溃战。但是,此次战役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美梦,把联合国军驱赶到三八线以南区域。
战役背景
志愿军9兵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隶属华东野战军。
该兵团为华野精锐,下辖20军(原华野1纵)、27军(9纵)、26军(8纵)三个军总兵力为约10万人。
由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元山登陆,毛泽东主席10月31日致电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上将,要求立即消灭韩国首都师、韩国第3步兵师,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和美国第7步兵师。
在毛泽东主席的紧急命令下,第9兵团于11月10日迅速进入北朝鲜。
11月17日进入长津湖地区,同时第9兵团第20军、27军各部隐蔽展开,在柳潭里附近接替了第42军。
11月26日,20军四个师(第58、59、60和89师)和27军的3个师(第79、80和81师)均进入指定攻击位置。
59师、79师、89师在柳潭里周围,目标为柳潭里的陆战一师部队。
58师在下碣偶里周围。
80、81师在新兴里/内洞峙周围。
60师在土古里和下碣偶里之间。
作战环境
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林木茂密,道路狭小,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当年又是50年不遇的严冬。
战役结果
志愿军成功将联合国军逐出长津湖,使美军第十军团(包含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陆军第七师)遭遇到过半伤亡。
此战役对志愿军来说是一场大捷,虽然付出了巨大伤亡,且有美国军队突围,但志愿军成功地将联合国军驱逐出朝鲜东北地区。志愿军成功打掉了美军一个整编团,并且击毙中校团长一名。这是朝鲜战争的中国战史记载中,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
所以此战役及在西线的胜利,是中国军队对西方国家军队在主要战役的第一次胜利,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大局。
中国在战役中缴获的美国陆军第31团团旗,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以纪念这场战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