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中宇简报》上刊登过这样文章,也读过作家魏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今天我也想写这样一篇文章,虽然我没有他的文笔,我笔下的主人公也没有那么伟大,但在我的眼里,对公司来说,他完全配得上“可爱”二字了。
这个人就是我项目部的职工韩明同志。韩明同志是兴县项目部招收的第一批职工,入职时正好赶上集运站准备设备调试。那时的他,电气技术还不怎么全面,对PLC控制技术的认识还远没有现在那么深刻,液压系统的知识也似是而非,但就是这样一位同志,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发展成为兴县项目部仅有的一个在电气领域里技术非常全面的电工。
他有一个其他人不具备的特质,使得他的技术能够突飞猛进,那就是品质和责任心。韩明同志不仅有高超的技术,更是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对工作极端负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主动性,工作的时候不需要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安排和督促,不管是不是在他的职责范围内,只要让他看到或遇上的事,都会积极踊跃参与完成。
在过去的2017年,韩明同志出勤达到三百多天,没有一次“三违”,没有被处罚记录。他多次参与项目部的设备技术改造工作,比如煤场照明灯的自动控制,自己设计电气控制线路图纸,项目部购买配件自己组装调试。给煤机闸板无指令关闸板,这是厂家都困扰的难题,但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这里就无需赘述了。由于项目部管理的范围大,他的任务非常繁重,除了现场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外,他还要负责后勤电气设施的维护,甚至兴县火车站的电气设备故障也要他出面解决。以前公司搅拌站在兴县的时候,有好多次设备开不起来了,也是他负责维修好的。包括车队的车辆启动不了也是找韩明,可以说有故障的地方就有韩明的身影。
对技术的专研是韩明技术提高的动力,工作期间发现的疑难问题他都要记录下来,或请教他人,或查找电脑,他都必须要解决这些疑难杂症,不然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记录是他又一个很好的习惯。记得在设备调试开始的时候,他会记录下厂家技术人员的每一句话以及现场设备每次调试的表现和结果,用以全面深刻地掌握设备的控制逻辑,为以后的维护检修、故障处理打下基础。
有人问他,你技术这么出色,工作又这么忙碌,但挣这么点工资不觉得委屈吗?他笑笑说:“是我占公司的便宜了,因为技术的提高是在每一次的故障处理中学到的,如果你连处理故障的机会都没有,何谈技术提高。”钱和技术在他的心里,分得非常清楚,他就是这样一个既不怎么注重得失,又是一个非常注重得失的人。
他还是一个非常顾全大局的人,记得2016年项目部发生了一起抑尘杆碰撞火车头的事故,他是当班班长,公司决定对他处以4000元的经济处罚并停职,我怀着愧疚和不舍的心情对他宣布这一决定,他却跟我说:“张经理,可以再让我为公司工作一天吗?因为明天有甲方和铁路对我们集运站的检查,我对现场设备熟悉,等检查完我就走,我不挣公司工资”。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在颤抖,我说不出一句话,感觉安慰的语言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只有在眼眶里打转但又不能掉落的泪水。我不好意思直面他,余光扫过的时候,发现他的身影既模糊又高大。也许是泪珠的反射吧!
韩明同志的为人处世也非常好,很少因为生活琐事和同事发生争执,如果有,那也是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只要涉及到原则问题,他是不会让步的。就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优秀电气专家,不论是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还是用社会的眼光看,都不失为最可爱的人。
兴县项目部 张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