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80年代初,家用电器还很少有人能买到,即使能买到也没有购买能力,只有城市里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不错的少数家庭才会有,就是这样的人家,对它的侍奉也是像对待神灵一般,虽不至于顶礼膜拜,但也是一天几次对它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做卫生清洁,为它购买或精心制作饰品,比如垫或罩,还将它摆在家里最显著的位置,来显示主人生活状态的殷实和社会地位的不凡。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青年向往自己拥有一个砖头大小的收音机就是天大的野心了,录音机、电视机估计也就是个传说。为了实现梦想,有不少青年狠下决心学习无线电技术,买不到成品,就买散件自己组装。渴望和需求是让人奋进的最大动力,即使在非常短缺技术资料和仪器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大批无线电“发烧友”。
而那时有一本刊期杂志《无线电》,是发烧友仅有的可以用来参考的技术资料,当时的杂志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好多文章是发烧友们自己摩机的心得,怎么装配,怎么调试,什么品牌的元器件物美价廉,什么类型的故障怎么处理等等。无线电杂志在当时发烧友心目中可以和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秘籍相媲美,而它也确实造就了一大批技术高超的半导体人才,对社会的贡献不能仅仅从杂志的层面去衡量。
我在想,我们公司有《简报》这个平台,借鉴《无线电》的做法,每个项目部如果能把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分享在这里和大家交流,那有多好,特别是每个项目部能将自己项目部发生过的设备故障进行总结,并把每一次故障发生的原因、故障的表现、追查故障的过程、故障的处理办法以及避免类似故障发生的措施等写成文章发在简报或者是建立故障处理档案发在微信群等媒介,让其他项目部借鉴,这样对公司各项目部的故障处理、人才培养都大有好处。
因为运行项目部的设备控制原理基本一样,发生故障的类型也大概差不多,特别是压滤机、装车站设备型号基本都是一样的,这样就能借鉴他人的思路,一种故障多种解法,对公司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想这也是公司创办简报的初衷吧!顺便还能解决因给简报提供稿件而没有素材可写的通讯员的烦恼。
兴县项目部 张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