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公司各项工程陆续开工了,在这里,就各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开工前,通过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及设计院的图纸会审交底,对工程结构构造、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及电气、给排水、采暖等配套工程进行详细地了解,针对设计要求及工程建设要求,编制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工程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为达到上述工程质量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编制施工组织总体设计方案,对工程涉及到的土建、设备 、工艺安装、电气安装、通风、防水、保温等专业进行总体施工方法及方案的确定,并确定工程的特殊施工作业工序。(二)接收测绘院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线)后,与公司及监理工程师共同校测其基准点(线)的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一)结合工程实际确定重点控制部位,进行严格控制,拟定重点控制对象:(1) 基坑开挖方案。(2)模板安装工程:底板模板、梁、柱模板、顶板模板的安装,模板支撑体系;(3)钢筋工程:钢筋加工、钢筋焊接、钢筋绑扎、钢筋安装;(4)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混凝土浇筑顺序、浇筑连续时间,混凝土振捣,留设施工缝的位置及防渗措施;后浇带、穿墙管道、预埋件的安装施工;(5)二次结构的砌筑,屋面防水层及屋面瓦施工;(6)通风设备的安装及调试;(7)水电设备的安装及试运;(8)室内标高的控制(10)电梯的安装和试验及运行。
(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先吃透图纸弄清设计意图,详细掌握施工图纸每个细节,确保施工达到设计要求。(例如:我们对各专业的预埋件、预埋管、预留孔、洞标高进行审核看是否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对施工图中的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在施工前进行沟通和确定。)其次材料进场后,必须组织现场材料员、质量员、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材料验收,核实进场材料是否与材料进场计划一致;对需要进行二次检验的材料,与监理单位相关人员一起现场取样,送指定检测单位二次检验,检验报告合格后方可应用于工程中。再次工序施工完成后首先应由作业人员自己进行检查,工序交接时由两道工序交接作业人员进行相互检查,最后由专业质检员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评定,严格实行“三检制”,确保道道工序质量合格。最后对施工过程中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找出防止通病发生的办法(比如:在施工基础底板时,拆模后发现有蜂窝麻面现象,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产生原因,采取措施为加强现场工人施工过程监督);制定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将质量事故降低为零;再有就是质量控制措施的总结,在施工中采取的质量管理措施及时总结成型,互相借鉴,提升整体施工素质。
3、关于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好坏,是企业施工的重要标志。
对材料的码放和位置必须进行事前的沟通,现场平面图出来以后必须按平面图要求去码放材料,不能随意摆放。同时材料进场前工长给材料组说明位置和码放要求,避免无序码放。同时项目部及材料组对于文明施工的重视必须要提高,不能只要材料进场了就完事的思想,必须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按标准码放。
4、关于质量验收工程
定期总结,确保本工程不出现质量通病,保证达到质量目标;在施工中我们通过动态管理,保证交出的工程满足甲方的需求。我们对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及书面与实际相结合以样板的形式做岗前交底,请有经验的工人师傅现场操作给施工班组看,以免出现交底内容工人掌握不清情况,以提高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在施工中严格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项目部是一个整体,一个人没有别人的配合怎么也不能干净利落地完成工作,配合很重要,只有大家配合好了才能把工作干顺利了。在以后的施工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各种细部施工。必须要求工长和质检拿图纸一一对照无误后开始施工,特殊部位总工亲自盯现场,避免出现做错情况。建筑施工是一个严密细致的工作,必须各方都全面配合,只要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损失,建筑施工绝对不是一个人就能干出来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然我们就不会有各种岗位分工,我们只能在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能提醒他人,并做经验交流进行取长补短。
生产技术部 李秀花